核領域的“兩會“開幕 核能助力世界發展
4月6日,分別以“發展核能科技,創建美麗家園”和“核能助力太平洋和世界發展”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核工業展覽會暨第二十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PBNC2016)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李克強總理發來賀信(賀信內容見今日頭條),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此次“兩會”集中展示了近年來世界核能發展的新技術、新成就和新能力,為核能界提供一個展示、交流和合作的平臺,擴大與深化了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各國的核能科技交流,促進核能產學研的合作發展。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PBNC2016大會主席孫勤,太平洋核理事會主席米彌林巴馳(Mimi Limbach)女士,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國會秘書金拉德(Kim Rudd)女士,原子能機構核燃料循環與廢物處處長克里斯托弗謝禮(ChristopheXerri),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勤分別致賀詞。開幕式由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和太平洋核理事會主席米彌林巴馳女士主持。
*韌表示,今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安全、發展核電。作為世界核能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核能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實現自身減排目標、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將為后福島時代的核能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核能事業未來發展方向是:一是堅持安全發展不動搖;二是堅持協調發展不動搖;三是堅持創新發展不動搖;四是堅持開放發展不動搖;五是堅持共享發展不動搖。
孫勤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將核電作為優化國內能源結構、提升科技裝備水平、加強產能合作、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中國核工業界將加強與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各國多領域務實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與各國核工業企業一道,攜手共進,促進核能事業安全發展。
開幕式結束后,領導嘉賓參觀了核工展中國館和館。此次展覽會重點展示了我國核科技工業"十二五"創新成果,包括"華龍一號"核電站、CAP1400核電站、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中科院核科技成果、涉核高校人才培養和創新成果等。中國核學會設“核科普獎”獲獎作品競賽專區和“'核'我探秘”科普展覽專區,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數十件實物模型和互動模型集中面向觀眾展出。
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作了“世界核電技術新進展”與“核燃料循環與核安全”兩大主題報告,闡述了核能是世界上zui重要的清潔能源之一,開展合作對于世界核能發展的重要性;促進發電能力,必須要安全,要加強核燃料循環和周期。據了解,在隨后3天的PBNC大會還將圍繞“核聚變的發展”、“核能系統的新發展”、“鈾資源、鈾供應與新型元件開發”、“核電站的建造與裝備制造”、“輻射加工產業和技術的新發展”、“核電站運行安全與壽命管理”、“乏燃料的處理與廢物管理”、“公眾接受與核能知識管理”等8個專題論壇和11個技術專題等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
據悉,本屆核工展展出總面積達16500平方米,是歷屆核工展中面積zui大的一屆。作為行業內和社會上具有重要影響的核工業展覽,自1989年舉辦以來,兩年一屆,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三屆,在引進*技術和裝備、推動中外民用核產業合作和核科學技術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中國核電“走出去”步伐加快,成為展示中國核電、核燃料、核技術應用以及核儀器設備的重要窗口和平臺。本屆核工展由中國核學會、中國原子能工業有限公司、北京展協會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來自中國、俄羅斯、法國、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西班牙、瑞典、奧地利、韓國、捷克等12個國家的近300家展商將參加此次核工展。中國館中共有100余家企事業單位報名參展,全面系統展示我國在核電、核燃料、儀器儀表、裝備制造及核技術應用等領域的成果和創新能力。
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PBNC)是由太平洋核理事會發起舉辦的性學術和產業研討會,旨在擴大與深化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各國的核能技術交流,是核能領域的盛會之一。自1976年屆會議以來,已成功舉辦19屆。中國曾在1987年和2002年兩次主辦該會議。
兩個盛會同時舉辦,展示了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各國在核能核技術應用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進核事業的發展的愿望和信心。
信息整理:上海晟皋電氣科技有限公司